序意趣贺桂梅 呼唤“人文学的想象力”范 晔 燕园译者的书房“三重境”罗 新 书斋内外:一位北大历史学家的写作与旅行于铁军 这是一件“过瘾”的事章永乐 外面,是更大的书房理趣孙 明 书山有径寻“治道”邱泽奇 读经典,读社会,读时代程美东 一室之间,荟百年峥嵘苏 祺 电子书房,“藏”下千年岁月 阎 天 北大的“力食居”,是他的书房美趣陈平原 夏晓虹“职业读书人”的读书之乐易 莉 阅读让人生奇旅有迹可循贾 妍 她在北大,有一间“猫”主题书房赵冬梅 一本书就是一条河流李 彦 从纸页间,读到大地上编后记
序对于沉潜于阅读和思考的人生而言,四壁藏书更像是迷宫的围墙——数不清的道路分岔,一不留神,兜兜转转一大圈却又回到了原地。明代哲学家罗钦顺将自己的著作集命名为《困知记》,“困知”二字也许是大多数学者学术生活的真实写照。书房通常是安静的,但并不见得平静。书籍之间交织着各种“争吵”,像庄子笔下“众窍”的混响——“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书房里的岁月沉积着各色光影、声气,有旦暮千古的会心,有愤悱久之的独觉,也有苦寻不得的挫败。精神的印迹使排列在周遭的书籍拥有了独具的气质,洋溢为整体的观感,也渗透进不经意的细节。书籍与读书人的相遇大多有偶然的机缘。实体书店的时代,找书是一大乐事。囊中既然羞涩,时间上便不免慷慨。有时在旧书店里泡大半天,带回家的不过三两册而已。如今线上寻书购书,乐趣差不多,但质感有很大不同。不管哪个时代的读书人,书总是越聚越多的。书籍隐在书柜里,等待被再一次发现。有学术和思想积淀的阅读,渐渐使藏书获得了层次和纵深。那些在精神上真正遇见了的书籍,敞开一条无法最终抵达的通往真知的道路,学术和思想的生命就在这样的道路上凝成。没有哪个学者的书柜是平的,总有看不见的起伏。人工智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实现跃迁,很难说是幸还是不幸。阅读形态不可避免会发生改变,但阅读本身会被替代吗?至少到目前为止,阅读仍是人类精神传承最重要的途径。每个时代都会有沉静下来、超然于功利之外的阅读。学术研究不能没有时代的关切,但读书就应该仅以读懂为目标:读进去,读进作者的知识、思想和精神的世界。我愿意相信这样的读书人的生活会永久地存续下去。希望这不仅是主观的意愿。“北大学者书房”是北大宣传部策划的一个学者访谈系列。灵光一现的惊艳创意,汇成一个个当代北大学者学术生活的鲜活具像。把学术生活令人向往的样子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在这个方面,“北大学者书房”系列做得很成功。本辑收录了16 位北大人文社科学者访谈的图文记录,既涉及书房,也涉及书房之外。图文的内容大概有三个方面:学者书房及学者在书房工作的影像;学者对书籍及学问的态度;读书与治学方法。最醒目的自然是书房与学者的照片。陈平原老师和夏晓虹老师在四壁藏书间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时间跟他们无关;范晔老师书架上的侠客摆件与《百年孤独》译者身份之间的反差,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贾妍老师的书房分出阅读区和写作区,如此理性的工作态度下埃及猫的灵性和神性如何毫发无损地穿越历史和文化的间隔来到今天的中文世界,让人心生好奇。阎天老师以“力食居”命名书房,透出心底对劳动的尊重,是劳动法学者最朴素的诗意。李彥老师的书房元素丰富,一如她的化学世界,这中间催化出的反应应该是她课堂和研究灵感的重要来源。对于书籍,于铁军老师的“过瘾”与范晔老师的“玩具”,意象虽殊,其致则一。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哉!邱泽奇老师的“ 三本书”(经典之书、社会之书、时代之书),直接将阅读带出了书房;而罗新老师行走远方的背影,似乎并没有离开他的书斋。赵冬梅老师说:“我手上没笔做记录的时候,宁可不读。”所以她的书房是工作伦理的载体,具有方法论意义。章永乐老师名为“半渡”的读书会、程美东老师的“笨功夫”与“巧功夫”、孙明老师以“叠”计数的书籍和档案,证明学无止境才是学问之道的真谛。易莉研究员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学术当然不以畅销为目的,但追求真相的研究本身足以打动人心。苏祺老师的书房有某种“反书房”的品格,技术联通着传统和未来,让人隐约看到了数字化学术生活的样子,虽然不免带起一些伤感。贺桂梅老师要“以文学为‘中介’理解当代中国”,稍有学术经验的人就能想象她的阅读范围和藏书体量。一般人的印象里,文学是“轻”的,但桂梅却要这“轻”承起时代之重。“北大学者书房”呈现出了学术生活多面的样态,但种种丰富背后,有一点是共同的—对知识和真理的热爱。“北大学者书房”第一辑已于 2023 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辑结集初成,羽中校长嘱我作序。粗读之下,已颇多会心处。零星感想连缀成章,不敢言序,算先睹为快的读者札记。杨立华2024 年 6 月 22 日
把北大学者生活令人向往的样子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是在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的宣传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全校宣传工作的部门。任羽中 ---------------------------- 任羽中,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比较政治学。曾出版《完美大学必修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等专著。
本书是“北大学者书房”系列之一,选取当下北京大学不同学科具有代表性的16位教师,走入他们的私人书房,去探寻学者书斋里的故事。这些学者来自中文、历史、法学、化学等诸多领域,都是各自学科的领军人物,也是广受学生和读者欢迎的著名学者。其中包括贺桂梅、范晔、罗新、于铁军、章永乐、孙明、邱泽奇、程美东、苏祺、阎天、陈平原、 夏晓虹、易莉、贾妍、赵冬梅、李彦等。本书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详尽展示了各位学者的书房奥秘和学术风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也由此记录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学术探索和人生故事。透过学者们在书房里孜孜以求的身影,读者可以触摸到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学术风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学术研究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对阅读、思考和创造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