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责任管理原理:全球本土化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

作者 (德) 奥利弗·拉什 (Oliver Laasch) , (美) 罗杰·N.康纳威著

丛书名 国际工商管理精选教材·翻译版

ISBN 9787301285497

出版年 2017

定价 ¥68

目录 content

第一部分 基础
第1章 背景:驱动力、作用力、议题
第2章 管理学:基础和流程
第二部分 范畴
第3章 可持续发展:打造三重绩效
第4章 责任:管理利益相关者价值
第5章 伦理管理:追求道德卓越
第三部分 计划
第6章 战略:责任竞争力
第7章 创业精神:增值型企业
第四部分 组织
第8章 组织:责任型企业架构
第9章 运营:责任型企业优化
第10章 供应链:责任型供给与需求
第五部分 领导
第11章 人力资源:责任人力资源
第12章 营销沟通:建立商誉
第13章 国际商务与管理:本土化的国际责任企业
第六部分 控制
第14章 会计控制:利益相关者责任
第15章 财务管理:负责任的投资回报

前言 preface

前言

欢迎阅读《责任管理原理:全球本土化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尽管在责任管理教育的领域已涌现了不少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以往成果对整个责任管理课程框架结构的搭建和基本内容的把握都相对滞后,本书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空白。
我们借助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纲领(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PRME)倡导机构的成员网络,接触了大量从事与责任管理教育有关的同仁,发现有一些趋势上的改变。比如:学校传统的课程会侧重“企业该是什么样?该做什么事?”而现在,课程会更聚焦于个体层面,向个体管理者发问:“谁能够成为管理者?他该做什么?怎么做?”另外,从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管理、从商业责任到责任管理、从企业责任到责任管理的转变都在逐步深化。很多商业伦理或“企业和社会”等传统的课程,目前正在经历着从企业视角切换到个体视角的探索,原先纯粹从组织视角出发的课程都被注入了个体视角的讨论,阐述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内部的创业者,使组织更具责任关怀意识。本书希望能够为这一重要转型有效地提供帮助。

组织视角仍然是本书的重要基础,而且书的体例也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管理议题,但是有相当比重的篇幅我们是用来讨论如何迎接责任管理教育的下一步转变的,也就是如何在责任管理者的努力之下,通过成功的管理和运营,实现组织的责任愿景。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为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和刚刚涉及责任经营和管理的入行者提供帮助,为遍及全世界的成千上万的学生日后成为负责任的管理者和变革代理人打下基础,他们是未来责任经营的中坚力量,是构成诚信社会经济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生力军。

方法、概念框架和专用语

《责任管理原理:全球本土化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一书旨在为商科学生日后成为负责任的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工具、技能,并实现自我认知。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着力纵览了责任经营和管理领域的概念形成和发展,在撰写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在概念上和教学上有所突破、创新和重整,这些尝试最后都在本书的体例、内容和基调上有所体现。

首先,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点,是我们把责任经营和管理的三个范畴,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三个专题,既看作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同时又在核心概念和组织实施中相对独立、各司其职。我们发现那些有关三个专题的高低层级及孰轻孰重的争议对于学生而言过于纷繁复杂,干扰了学习,且阻碍了理论研究的进展,所以我们选择用一种简化的方式探讨这三个范畴:

●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三重绩效的核心概念,企业力求创造至少三重绩效的中值,最好是正值。
●责任主要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概念,企业力求优化利益相关者价值。
●伦理主要探讨伦理问题和机遇,企业追求道德卓越。
我们相信一旦就这一点达成共识,我们就应该不难对这三个范畴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书中有三章对这三个范畴分别做了讨论,并且它们也贯穿于全书其他章节,下图是本书的重要概念图。



责任管理框架和其他主要术语

结构中出现的这三个范畴需要有一个统领概念,我们就用“责任经营”(responsible business)和“责任管理”(responsible management)这两个相对比较新的提法作为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的上层概念。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抽象化概括也只是权宜之计,希望日后能诞生更为精准的释义。同样,请不要把子概念“企业责任”(business responsibility)等同于“责任经营”和“责任管理”。如上图所示,“责任管理”和“责任经营”中的“责任”指的是针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责任)、三重绩效(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伦理问题(商业伦理)的责任,而在子概念“企业责任”中的责任是指学界通常用的狭义理解,也就是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中的责任。

本书书名中的“原理”是想表明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书,类似于《经济学原理》和《营销管理原理》等书。另外,我们还希望责任管理能够发展并成为一方成熟的学术领域,有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也许出于巧合,本书英文书名的首字母缩写PRM与PRME非常接近,PRME这个机构对本书的出版举足轻重,我们得到了该组织关系网络的大力支持,同时其关系网络中的500多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共同的目标,希望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料,为高校教育助力。本书既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伦理和责任等领域的入门和进阶教材,也可以作为传统商业课程的补充教材。

第二个考虑是书名中的“全球本土化”(glocal)一词,也许读者会认为选择这个词是出于时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很多学者和实业界人士所习惯的“全球化”一词不足以对应责任管理的思想。“本土化”与“全球化”同等重要,我们在书中的“世界之窗”栏目中列举了全球开展的各种责任管理活动,它们既满足了全球化的需求,也兼顾了本土化的需求,对世界各地都具有实践和借鉴意义。

篇章结构

本书前5章首先探讨了责任管理所处的情境,之后逐一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的理论。后面的10章以主要的管理职能为出发点,深入阐述了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人类资源管理、营销和沟通管理、国际商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与责任管理的可结合点。每个专题独立成章,针对每一个管理职能,我们均提供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的概念和应用工具,并包含以下栏目:

●将主流管理和责任管理的概念进行融合
●精练的章节内容提示
●开篇案例“责任管理实践”
●世界之窗/伦理思考/专家角/深度挖掘
●先锋人物专访和践行者速写
●章节思考题

教材使用及课程设计
首先,本书最主要的使用对象是商学院开设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课程的选课学生。其次,本书也适用于商科学位的攻读者,因为它既涵盖了主流的商业职能——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等,同时又注入了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的丰富内涵。再次,由于本书的体例基本是按照主流管理学概念的逻辑而展开的,所以还有第三种可能性,把它作为第一年导入课程的参考教材,如“管理学基础”。我们曾经讲授过类似的课程,对第一次接触管理学并同时学习责任管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最后,面向企业培训课程,书中所涉及的管理工具和实践案例正好顺应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本书作者在这四类阅读对象中均使用过本教材。非常欢迎对教学法感兴趣的教师与本书作者联系,共同探讨责任管理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书中大量的术语也许会在一开始让学生和教师产生一定的陌生感,有一些术语尚未形成约定俗成的表述,个别术语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中甚至有完全不同解释的含义。为本书设计一个框架并找到其内在逻辑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和思量,最终定下了这样一个逻辑框架:责任管理和责任经营是统领概念,下面分别包括了三重绩效责任(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责任) 和伦理问题和机遇(伦理)三个范畴。我们建议授课教师尝试一下这个分析框架,并在课程中和学生一起摸索其内在逻辑。我们已使用这一框架讲授过几十次课程,越来越体会到这一分析框架的亮点和优势。

合作者和未来设想

《责任管理原理:全球本土化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是多人合力的结晶,本书作者撰写了其中三分之二的部分,另有将近五十多名合作者共同参与了本书的写作,他们或撰写部分章节,或搜集和整理案例,或记录访谈内容。我们对在责任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翘楚所做的很多独家专访,是本书值得一提的精彩之处。

尼克·托赫斯特(Nick Tolhurst)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著作颇丰,他对本书的思路设计功不可没,并为我们的“先锋人物专访”牵线搭桥。责任管理的内容在不断地延伸和丰富,所以我们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学者和管理者参与进来丰富学习资源。我们也希望使用本书的教师和我们取得联系,师生的直接反馈对我们很重要。通过责任管理教育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CRME),我们建立了一个由教师、学者、商界从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实践基地,我们希望有新的合作者参与,不断扩大并加强力量。

另外,我们也意识到本书一定存在着局限之处。我们斗胆跨越了哲学、环境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且涉及了从战略到会计几乎所有的管理职能,所以盲区和错误在所难免。但我们深信,涉猎诸多学科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学科背景去深刻理解责任管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教师可以有足够丰富的资料库,游刃有余地根据自己的课程做调整。我们非常努力,但一定有很多不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本书作者的邮箱是 olaasch@responsiblemanagement.net。

致谢

本书在正式出版之前已颇受好评,来自美国、荷兰、南非、新加坡、印度、英国、新西兰等地知名学府的教授给出了很多积极的评价,如概念严谨、具有实用性以及结构合理等。
这里尤其要感谢的是PRME的工作团队,自始至终都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非常感谢PRME前任秘书长马努尔·埃斯库德罗(Manuel Escudero)先生首先认可了本书的价值,他的接任者约纳斯·哈特尔(Jonas Hrtle)进而正式将本书列入PRME的出版计划,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感谢PRME秘书处的费雷拉(Lisle Ferreira)和苏里(Merrill Csuri)的细心协调。感谢CRME的工作团队和遍布全世界的同仁热情地与我们分享知识,使这本书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并出版。

最后,感谢朋友和家人,感谢你们在这五年中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本书特色 features

《责任管理原理:全球本土化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一书以国际化、系统性和实践性的丰富视角探讨了企业的责任管理和经营,是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纲领”(PRME)倡导机构这一学术组织出版的首本官方教材,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成员企业的参考读物。
参与编写本书的不仅有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还有为本书提供相关案例的职场成功人士。
本书围绕责任管理的三大要素展开,即可持续发展、责任及伦理,探讨和发掘责任管理者可以在管理实践中施展才能的空间。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专门探讨责任管理的著作并不多见,而本书体系完整,通俗易懂,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是一本集管理学和伦理学于一体的探索性著作。
本书既可以作为商业与社会、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等课程的主干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实用手册。

作者简介 author

奥利弗•拉什(Oliver Laasch)近年来一直活跃在责任管理教育领域,他曾是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和责任中心的主任,后积极协调联合国工作组,创立了责任管理教育中心,担任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纲领(PRME)”倡导机构下属杂志的合作编辑、企业高管责任管理教育培训的共同负责人,积极推广责任教育在学界和业界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Content

本书是联合国发起的PRME(负责经营原理教育)项目蒂结的成果之一。这本教材的编排经过精心的设计,分成两大版块,第一版块(1-5章),主要介绍商业伦理中一些概念的缘起和发展,以及经典的伦理理论和分析工具。第二版块(6-15章)则将负责经营的理念嵌入了管理学的各个知识模块中,从战略管理、创业精神、组织结构、运营、供应链、人力资源、营销、国际商务、会计和金融等角度展示如何将伦理精神落实到商业和管理的具体执行环节中。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京ICP备090725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9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