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更多>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第三版)
作者
比尔·科瓦齐(美), 汤姆·罗森斯蒂尔(美),汤姆·罗森斯蒂尔 著, 刘海龙,连晓东 译
丛书名
无
ISBN
9787301348550
出版年
2025
定价
¥99
目录
content
更多>
序: 新闻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范本中译本第二版译者前言:从默会知识到公共知识第三版译者前言:数字时代那些不死的新闻基本原则前言导论第1章 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求知的本能新闻事业的诞生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新闻是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新闻工作者关于民主的理论连锁公众理论新的挑战第2章 真实:首要且最令人困惑的原则新闻真实第3章 新闻工作者为谁服务从独立到孤立对超然原则的强烈反弹公民而非顾客防火墙第4章 经过核实的新闻被误解的客观性断言的新闻还是确证式新闻数字时代核实面临的挑战偏见核实的技巧真相的多重来源第5章 保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性的演化行动独立重估独立性独立于阶层和经济地位独立于种族、民族、宗教和性别第6章 监督权力并为无声者发声传统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调查性报道对调查的报道监督者角色遭到削弱作为诉讼行为的调查性报道第7章 作为公共论坛的新闻最早的社交媒体第8章 引人入胜且息息相关娱信和煽情的诱惑一些新方法第9章 全面、均衡目标人口统计谬误隐喻的局限被迫夸大对评估标准的分析市场营销挑战市场营销新闻工作者的新型市场调查真正的网络评估指标新型新闻消费者第10章 对个人良知负责凭良知办事绝非易事诚实文化思想的多样性是真正的目标让人违背良知的压力建设一个能让良知和多样性茁壮成长的文化公民的角色第11章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案致谢注释
前言
preface
更多>
第三版译者前言:数字时代那些不死的新闻基本原则距离《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与公众的期待》(以下简称《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文第一版的出版时间已经过去了13年。在此期间,新闻业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技术革命推动新闻阅读由传统媒体转向数字媒介,由专业媒体转向自媒体。在数字新闻时代,流量成为衡量新闻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在流量面前,变得异常脆弱。与此同时,受众也在变化,对真相的普遍漠然,成为各种无根的虚假信息的通行证。就连权威信源,也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丧失了发言权和公信力。确实就像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信息突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让传统的新闻界面临巨大危机。新闻业的整体危机成为《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第三版)》的核心问题。虽然这一版也已出版多年,但是现在看起来,它讨论的问题并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加重要。这一版面临的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提出并且指引新闻业发展的那些基本原则是否仍然适用?是否还真的存在任何基本原则?两位作者的回答是:“随着数字革命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我们更有信心断言,新闻的基本原则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在一个人人都能生产和发布新闻的时代,它们将变得更加重要。”作者们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新闻的基本原则的消失,而是它们应该被每一个从事新型数字新闻生产的新闻工作者所遵守。因为这些基本原则不是由生产者制定出来的,而是由公众,也就是新闻的消费者提出的。所以我们讨论新闻的变化,其实是在讨论公众对新闻需求的变化。这就带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今天的公众是否还需要严肃的高质量的新闻?本书的回答一如既往:如果媒体要建立品牌,与它的受众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那么只有坚持高质量,它才能够得到受众的信任。如果只追求短期效益,相关手段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吸引受众,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不可维持。这是因为,不重视质量的新闻,并不能帮助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做出理智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书中提到的“裸体和吉他”原理。话虽如此,但是结合中国的语境重新思考这个结论,会发现这个判断忽略了三个问题。一是消费者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环境中,可能并不需要一个固定的信息源或确定性,而是渴望新鲜感与不确定性。当各种热点信息被“投喂”给消费者时,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的信息源会满足他们的信息欲求。虽然一个品牌未必能够持续地给他们提供刺激,但是不断出现的追求短期效益的信息源会不断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像我们附近有两个餐馆,一家老字号,品质有保证,但是另一家不断地更换老板和菜品,尽管后者口味一般,但是它满足了食客的新鲜感。我们可能某一次会感到失望,但是当此地又换了新餐馆,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再进去一试。多变的信息环境用新鲜感代替了确定性,这也是今天许多本应该被分给严肃媒体的注意力都被其他耸人听闻的信息源吸引走的原因。第二个被忽略的问题是,追求长期效益的新闻生产者可能还没有等到获得长期回报,就倒在了野蛮无序的注意力竞争中。新闻工作者要能沉下心来做高质量的新闻报道,需要一个好的信息生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长期的投入能够获得稳定的回报,社会体制在保护版权和鼓励优质内容生产方面能提供有效保障。本书比较关注新闻工作者的能动性,对新闻的生存环境涉及得比较少,但其实再理想的承诺也需要最低限度的条件才能兑现。第三个被忽略的问题是,新闻对于公民具有何种功能。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从第一版开始,就不断地强调一个前提:新闻是公民进行自治的必要的信息。新闻除了满足人的求知欲外,还必须与权利的行使发生关系,这样才能激起公众对高质量新闻的需求。反过来,如果公民的政治效能感比较弱,犬儒主义盛行,公众对新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低。借助这三个被忽略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位作者的乐观回答背后,其实还存在新闻体制与社会体制支撑的问题,这是新闻的基本原则得以存在与延续的前提条件。只有注意到这种社会差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理解本书提到的这些原则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的延续。尽管存在体制上的差异,书中的讨论仍有不少值得借鉴和给人启发之处。比如书中提到,透明性原则不仅适用于传统媒介机构,还适用于自媒体。透明性作为一个替代客观性的概念,其实质还是提倡受众参与新闻生产。新闻不应该是由特定人士生产、受众被动消费的信息,而应该是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吸引受众参与的信息。如果自媒体想得到受众的信任,也要开放信息的生产与核实过程。今天,信息与生产机构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松散。过去只要信任某个信息源,即可信任它发布的信息,而今天随着新闻日益原子化,每条信息都需要自己证明自己。正如书中所说:“这项责任要求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尽可能如实、公开地告诉受众,他们知道什么以及不知道什么。如果你一开始就做不到对受众真诚,又如何能够自称追求和传递真相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新闻机构如何使用网络测量指标。今天的数字新闻常常依据简单粗暴的点击量来衡量新闻的质量,但是很少深入地对调查的指标做进一步的细化,比如有多少人是因为与内容不符的刺激性标题误点击的,有多少人真的读完了内容,阅读者中有多少人对内容感到满意。只依赖现有的新闻点击量来推测受众需要和喜欢什么新闻,并不能真正了解公众的需求是什么。本书在第9章中写道: “新闻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它无法使用大多数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因为后者只使用静态的、统一的选项进行测试。新闻是尚未发生的事情,而人们很难事先知道他们想看哪种类型的报道。”因此, “当新闻业进入一个更依赖数据的时代,我们应该从过去的调查(尤其是关于电视的调查)中吸取教训,以避免被自我实现的预言误导,避免简单使用吸引注意力的噱头,因为这种做法在长远来看是一种自我毁灭”。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指标来评估新闻及其影响,真正了解公众的需求,才能避免被表面化的数据所误导。 “并不是每样重要的东西都能评估,也不是每样能评估的东西都重要。为了避免评估错误的东西或错过重要的东西,媒体应该围绕自己的新闻价值观来建立其评估方法。前文提及的在线新闻也可以基于新闻的价值得到评估。新闻(或任何内容)都可以根据其投入程度、质量、对公众的重要程度或影响力被打分、评级。”对评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将决定权真正还给新闻工作者与公众,而不是遵照市场营销的简单指标,这是决定新闻的质量和未来的重要问题。除了以上两点,关于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应该如何适应技术的变化,本书还提供了很多观点和案例,相信每个人都会发现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在融媒体新闻的时代,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案例和技术指导,但是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字里行间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在一个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新闻的基本原则式微的时代,阅读《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会让我们重新相信新闻,相信公众。正是这种理想主义精神,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刘海龙2024年7月
本书特色
features
更多>
这本书会让记者若有所思,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良心,好看、中肯而深刻。——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经典新闻理念的集大成之作,新闻人的必读书,自媒体时代公众新闻素养的教科书。——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领悟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助于我们知晓新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当我们能够充满自信地汲取来自世界各方的智慧之际,我们就一定会拥有更强大的贡献于祖国和人民的专业力量。——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浅显生动而又不乏思想,给人启发、引人思考,是了解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和理念的绝好入门书。——黄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author
更多>
比尔?科瓦奇,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前社长,《亚特兰大宪章报》前总编辑,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策展人,“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首任主席,“卓越新闻项目”高级顾问;曾为《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新共和》等报刊撰稿。汤姆?罗森斯蒂尔,美国新闻研究所(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执行主任,“卓越新闻项目”创建者及主管,“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副主席,《洛杉矶时报》媒体评论员,《新闻周刊》首席国会记者;曾为《绅士》《新共和》《纽约时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华盛顿月刊》等报刊撰稿。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主编。连晓东,《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
内容简介
Content
更多>
20世纪90年代末,“热心新闻工作委员会”把美国一些影响力很大的新闻人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个问题:“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详尽的文献搜索、抽样调查、访谈和公共论坛研讨,他们确定了定义新闻工作及其社会角色的核心要素。研究结果就呈现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中。书中提出的新闻工作的十大基本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引人深思。本书是媒体人的必读书,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