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猎头盈利之道

作者 杨紫铭 著

丛书名

ISBN 9787301358085

出版年 2025

定价 ¥69

目录 content

第1章 生死创业:不做亏本生意才能活下去1.1?猎头创业前必须知道的 7 件事1.2?初创猎头公司面前的 6 座“大山”1.3?猎头公司的组织形态,总有一条适合你1.4?猎头合伙人机制,赚钱空间不可估量1.5?猎头业务模式解析1.6?优秀猎头团队模型解析1.7?15 人团队,如何做出 500 万元业绩?第2章 定位:洞察市场找准生意,精准锁定优质客户2.1?哪些行业更有“钱”景?2.2?5 大模型,精准定位行业赛道2.3?优质客户开发实战教学2.4?警惕“黑名单客户”,小心白忙一场第3章 猎头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方案3.1?猎头顾问,业绩到底该怎么分?3.2?顾问底薪、回款、基本业绩成本线的动态变化模型3.3?国内七大猎头公司顾问收入及提成模型分析3.4?利润率 30%+ 的顾问薪酬成本控制模型3.5?团队业绩 300 万,团队长奖金拿多少?第4章 KPI:不要成为猎头赚钱的阻碍4.1?猎头 KPI 设计的底层逻辑4.2?关于 KPI,你所不知道的秘密4.3?8 个核心 KPI 考核带来的业绩增长原理4.4?KPI 设计案例解析4.5?OKR:解决困扰的金钥匙第5章 百万猎头的跃迁实战5.1?税后年薪 1200 万元的大单5.2?跨界猎英:适合转型做猎头的六类人5.3?40+ 职业女性如何成为赚钱的猎头女王?5.4?三、四线城市猎头顾问的破局之路5.5?较为赚钱的两类猎头顾问5.6?超越及格线:如何轻松迈过 50 万业绩大关?5.7?影响推荐成功率的核心因素与复杂博弈5.8?提高推荐成功率的 6 条精准策略第6章 候选人重复推荐的破局之术6.1?面对重复推荐,猎头顾问真的没有机会了吗?6.2?面对重复推荐,善于变通才有机会6.3?专业能力才是重复推荐时拿到订单的关键6.4?不同的猎头顾问,不一样的沟通结果6.5?关于“沉默候选人”的推荐价值第7章 猎头顾问薪酬谈判实战教学7.1?候选人拒绝看机会的深层原因解析7.2?候选人拒绝看机会的应对之道7.3?猎头顾问可以影响候选人的 Offer 谈判7.4?谈判胜负手:猎头在 Offer 谈判中的关键作用7.5?影响客户 Offer 决策的 12 个因素7.6?影响候选人 Offer 决策的 12 个因素7.7?Offer 谈判五步法7.8?当候选人期望薪酬高于客户 Offer 薪酬时怎么谈?7.9?候选人手握多个 Offer,猎头顾问如何巧妙说服?7.10?当候选人愿意而家人反对时,猎头顾问如何巧妙说服?7.11?Offer 谈判四项黄金建议:少走弯路,顺利达成理想协议7.12?客户 Offer 深度解析:主要内容、签订流程及注意事项7.13?降低候选人 Turn Down Offer 概率的实用策略第8章 未来已至:SOHO 猎头掘金模式详解 8.1?SOHO 猎头:开启猎头掘金的第二战场8.2?SOHO 猎头顾问赚钱公式大揭秘8.3?警惕!这几类 SOHO 顾问会让你的业务陷入困境8.4?一位 SOHO 猎头的蜕变:如何在 1 年之内实现人生大翻盘第9章 猎头合同中的常见问题与执行技巧 9.1?合同纠纷的 7 个源头9.2?猎头服务合同签署指南:关键条款分析与案例解读9.3?客户合同陷阱大揭秘:如何避免常见风险?9.4?法律纠纷中的证据收集策略9.5?客户拖延付款怎么办?9.6?候选人试用期离职,客户不付款怎么办?9.7?客户要求试单,猎头要接受吗?9.8?售后服务:候选人试用期的全程跟踪第10章 20 年创业辛酸史:我被企业少支付了数百万元服务费 10.1?企业逃避付费套路大起底10.2?空手套白狼黑幕:企业串通候选人不劳而获行为大揭秘10.3?激活数据库的空手套白狼行为,猎头应该如何防备?10.4?如何辨别猎头是否被企业用作市场调研工具?10.5?高端岗位频遭空手套白狼,猎头应该如何应对?

前言 preface

序言风云激荡20年,我的猎头掘金之路作为一名猎头“老兵”,我将在本书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猎头掘金之路,分享这些年猎头创业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希望能给更多的猎头从业者提供些许有价值的经验。“猎头”来源于拉丁文,英文是Headhunting。相传在原始部落时代,有个食人部落,每当战争结束后,他们就会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来,作为战利品带回到部落里,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实力和战绩。这便是“猎头”的原始含义。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猎头”概念出现在“二战”以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战胜国,为了确保战后快速发展,从全世界搜寻科学家、工程师,就像在丛林狩猎一样,到处物色优秀的人才,再空运到美国本土。后来,有人效仿这种模式,开始为企业猎寻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猎头彻底转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走向国际,进入中国。中国的猎头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92年沈阳出现了中国猎头的雏形,到1993年中国本土第一家猎头公司成立,再到后来的第一个发展期(1996—2008年)和爆发期(2008—2018年),猎头行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而自2018年以来,行业进入了震荡期和变革期,很多猎头公司和顾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从2004年开始创业,在这20年当中,公司和我经历了行业的多个发展阶段,见证了猎头公司的沉浮和兴衰,也亲践了猎头公司的经营管理,这才有机会悟出猎头掘金的道与术。有人说,努力皆有意义。如今回过头再看,成长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没有白费。唯有热爱,才能走得更远20多年前,我从航天部大型央企出来后,经历了一段漂泊期。短短3年时间里,我就换了3家公司,从事了2份不同的职业,从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转变为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直至3年后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位猎头的电话,这次“被猎”的经历,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职业的方向,就此一脚进入了猎头行业。一年后,我开启了猎头创业生涯。创业初期,我既是老板又是员工,从办公室装修、购置家具,到客户开发、候选人寻访,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团队规模从初创阶段的“光杆司令”扩展到了200多人,从1家公司到12家公司。在过去的20年里,业务模式的创新、组织形态的变革中,我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还经历了行业动荡、业务转型等。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时候是狂风暴雨,但我从未动摇犹豫过,始终坚定地往前走。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才能熬过岁月漫长;因为热爱,所以才不畏惧前行路上的变化无常。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做自己热爱的事,这是一种幸运。而且,坚韧度往往会很高,不会轻易放弃。生存第一,做好当下在创业的前5年,我正好赶上了中国猎头行业的发展期。从一穷二白开始,我只能把生存摆在第一位,什么都自己做。这个时候,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创业第一年,我个人总共开发了15家客户,团队发展到10人左右,团队业绩500万元,其中,我个人在一个客户上就成交了20个岗位。这是我猎头创业的第一桶金。生存第一,先活下去,这也是我对所有猎头创业小伙伴的一个忠告。危机中,往往藏着赚钱机会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创。因为我们公司当时定位在以“四大”和咨询公司为主的金融、外资制造、外资汽车零部件、消费品等几大传统行业,合作关系紧密牢固,所以,这场危机对我们公司虽有影响,但无伤大雅。每一次危机背后,往往都藏着机会,我开始考虑公司的未来。金融危机催生了我将公司做大、做强的想法,于是开始发展扩张,正式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我的猎头掘金之路也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08年4月,在上海徐家汇成立了第一家合资控股子公司。·2009年10月,在上海的常德路成立了第二家全资子公司;同年11月,成立了成都分公司和广州分公司。·2010年,成立了长沙分公司、大连分公司。·2014年,成立了长春分公司、武汉分公司及哈尔滨分公司。……在这期间,我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了集团制度设计、业务流程体系建造、企业文化建设、分公司业务策略、培训体系搭建、顾问的技能素质提升等顶层设计方面。最终,我不仅实现了从大Sales到集团战略管理角色的跨越式转变,而且团队规模发展到了200多人,业绩突破了5000万元大关,挤进中国猎头行业佼佼者行列,我也由此赚到了第二桶金。变革,避免死亡的钥匙有不少读者问我,将一家猎头公司做到20年屹立不倒,且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是什么?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想来想去,觉得用两个字来形容较为合适,这两个字就是:变革。在猎头行业创业的这20年,变革几乎是家常便饭,而且渗透到了公司发展中的各个层面。从行业转型、组织形态、合作机制,到企业文化重塑、战略迭代升级、制度流程等,变革无处不在。和大家简单分享下行业变革转型的历程。·2004—2008年,公司成立的第一个5年,业务以外资企业为核心,横跨七八个综合行业,并采用了KA业务模式。公司主要专注于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的生产制造业、工业控制行业、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金融、四大咨询公司、外资投行。·2009—2014年,公司成立的第二个5年,形成了KA+行业专注+区域+职能,四个维度的综合矩阵式。公司进入了集团化发展、全国扩张的阶段,组织架构以北京总部集团大客户为支撑,全国范围设置了汽车事业部、房地产事业部、消费品事业部、金融事业部、互联网事业部、大客户事业部6大行业线。·2014—2019年,行业动荡期,包括制造业南下大转移、整车企业业绩断崖式下滑、互联网跌宕起伏、房地产跌入低谷。公司采取的业务策略是行业间互相扶持、相互支撑,精简行业线,聚焦两大传统行业。·2020年至今,行业创新阶段,摈弃了传统行业,涉足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在行业动荡中,每一次行业的转型和变革,都为公司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顶层设计,是赚钱的基石猎头行业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百人、千人的猎头公司数量非常有限。80%的猎头公司规模平均在10~20人。而恰恰就是这些公司,较为容易忽略顶层设计,导致猎头公司和顾问个人很难赚到钱,在赚钱之路上难以做到可持续。那么,猎头公司的顶层设计是怎样的呢?公司的顶层设计涉及企业文化、公司战略、业务战略、人才战略、成本利润设计、薪酬绩效、顾问提成、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设计等诸多方面。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是初创团队,团队规模不大,但管理上仍是要规范的,必须有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制度。比如,绩效考核以及KPI设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目前,很多初创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1)不重视考核;(2)考核(薪酬绩效)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创业伊始,忙于业务,精力全部在出业绩上面,这能理解,但千万不要就此忽略管理制度的设计。因为随着公司的逐年发展,非合理可行的制度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对公司的影响往往会很大,甚至是致命的。合伙人之间觉得分配不公,顾问KPI难达成、提成少,那时候不论创始人如何解释、补救,最终都避免不了团队各奔东西的结局,这样的为此,我个人认为,对于初创猎头公司,设计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及利益分配制度,是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以上就是猎头掘金路上的几个重要方面,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详细剖析具体的方法,并辅以大量的行业及公司实战案例来深入解析。前言 为什么猎头赚钱越来越难了? 猎头从业者应该都能感受到,当下的猎头不好做,赚钱越来越难。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不管是中低端还是中高端岗位,生意都很难,整个行业给人一种强烈的窒息感。而且短期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这种艰难的局面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业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主要是经济大环境下行,导致市场整体疲软。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以及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如今绝大多数行业都处于增速放缓的调整状态。比如,过去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纷纷裁员,有些行业被迫进入寒冬模式;再比如,昔日的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目前十分艰难,一蹶不振。 10 年、20 年前那种企业爆发性增长的火爆现象,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且很难再复制。虽然当下有些新兴行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发展需要时间和周期。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在诸多行业红利普遍见顶的现实情况下,目前投资者对大多数行业的投资都很谨慎,且不断收紧。 业务发展受阻,同时又缺少资本的注入,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处境难上加难,不得不以“活下去”为现阶段的首要目标。为此,如何减员增效、减负求生,已成为不少企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所以,近两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幅度缩减,而业务线裁撤、人员裁减,更是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为了最大程度上节省成本,即使有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愿意花钱请猎头。而是让公司已有的招聘人员干起了猎头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内部猎头”,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换句话说,如今的猎头,不仅要面临着同行之间的常规竞争,生意还会被企业内部的招聘人员给瓜分掉一部分,而且这一群体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 在多方的夹击下,猎头的生存空间被挤占,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从操作层面讲,企业开放给猎头的岗位越来越难做,趋于高端,大部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操作难度大,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容易招聘的岗位,企业的内部猎头自己就消化掉了,实在没辙的岗位,才会求助于外部猎头进行招聘。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的猎头实际上成了企业招聘的“替补选手”。 虽然是替补登场,但干的却是主力都干不了的又累又麻烦的苦差事。这无疑也大大增加了猎头生意的难度。 顺便说下,猎头接到的岗位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外,客户开发这块没做好,合作的客户不够优质。这里的“不够优质”并不是说客户的业务和发展不好,而是指对于猎头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选项。所以,我对公司的顾问以及学员们都反复强调,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客户是非常重要的事,只要开发出优质靠谱的客户,这样生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再者,就是候选人层面的问题。 经济的下行,市场的萎靡,除了导致企业在人才端的需求缩减,招聘上的投入变少,对候选人的影响同样也很大。 在之前市场火热的时代,优秀人才很乐意接到猎头的电话,也敢于看外部机会。因为对他们来说,职业生涯的每一次变动,都意味着更好的机会来了。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中高端人才在求职、跳槽时都变得非常谨慎,不敢轻举妄动,普遍趋于求稳,接到猎头的电话时,拒绝看机会的居多。 尤其是这两年互联网的裁员潮滚滚而来,一波接着一波,包括房地产行业的整体静默,让很多优秀的人才在面对外部机会时变得异常小心,畏首畏尾,习惯性持观望态度。 这就导致猎头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不仅 Offer 谈判难,被候选人 Turn Down Offer(拒绝跳槽)的概率也更高。 众所周知,候选人对新机会的考量因素通常是很多的,如薪酬待遇、公司发展、稳定性、直接上级等。另外,候选人的选择性也多,他们一旦决定跳槽,考虑换个环境,往往会接触很多的外部机会,货比三家。尤其是优质的候选人,少则三五家比较,多则甚至有十几家。归根结底,还是如今的候选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谨慎,很多人直到最后一刻仍在犹犹豫豫。 最后,从猎头公司自身的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华为只要停留三个月,就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去。 如今,我们身处于一个快速变革、迭代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如果无法与时俱进,做不到顺应潮流、灵活应变,那么必然会遭遇困境,甚至是被淘汰出局。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猎头公司在组织形态、合作模式、分配机制、流程、管理、服务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仍然固守着原有的传统思维,缺少变革、突破和创新。很显然,在激荡的时代洪流下,这是很危险的,也是赚钱越来越难的重要内因。 另外,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涌入的猎头顾问和企业越来越多,导致竞争加剧;二是为了赢得业务,有些猎头公司采取低价策略,牺牲利润空间。不过,这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有,也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是当前猎头行业从业者的生存现状,虽然比较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和行动,保持学习和成长,坚持努力,一定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越是艰难时,越是藏着机会,越有可能拥有未来, 重点还是在于当下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

本书特色 features

资深作者:由拥有20多年猎头从业经验的猎头专家撰写,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独特视角:以猎头公司创始人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猎头行业的核心问题,提供不同于一般从业者的见解。针对性强:专注于影响猎头公司与猎头顾问收入的关键因素,旨在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和赚钱智慧。内容丰富:涵盖了猎头行业的赚钱之道、专业技能以及赚钱门道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且实用。

作者简介 author

杨紫铭 ---------------------------- 杨紫铭,Janice珍妮丝,知名猎头公司Selegate创始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学士,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2004年创业至今,带领12家分公司、数百人团队,创造了数千万的业绩,至今仍奋斗在业务一线。曾打破猎头行业高端岗位薪资的记录,成功为一位候选人争取到税后年薪1200万的职位。个人公众号@Janice珍妮丝自开通运营以来,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在行业内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内容简介 Content

本书由拥有 20 多年猎头从业经验的资深猎头撰写,以猎头公司创始人的独特视角,深入剖析了影响猎头公司与猎头顾问收入的核心问题,旨在帮助猎头从业者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与赚钱智慧。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生死创业:不做亏本的生意才能活下去;定位:洞察市场找准生意,精准锁定优质客户;猎头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方案;KPI:不要成为猎头赚钱的阻碍;百万猎头的跃迁实战;候选人重复推荐的破局之术;猎头顾问薪酬谈判实战教学;未来已至:SOHO猎头掘金模式详解;猎头合同中的常见问题与执行技巧;20年创业辛酸史:我被企业少支付了数百万元服务费。本书适合猎头公司老板、管理者、猎头顾问以及有志于进入猎头行业的人士阅读。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深入了解猎头行业的赚钱之道,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熟悉猎头赚钱的门道,实现事业与财富的双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京ICP备090725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9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