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现代汉语实用教程(第三版)

作者 王汉生

丛书名

ISBN 9787301339978

出版年 2023

定价 ¥72

目录 conten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语言·汉语·现代汉语
一、 语言
二、 语言的分与合
三、 汉语和现代汉语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语言文字工作
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
三、 促进汉语规范化,大力推广普通话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现代汉语实用教程》(第三版)以及现代汉语学习
一、 《现代汉语实用教程》(第三版)
二、 现代汉语学习
练习与思考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 文字和汉字的产生
二、 文字和汉字的作用
三、 汉字的特点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 汉字形体的演变
二、 现行汉字的形体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 结构系统
二、 构造方法
练习与思考
第四节 现行汉字的规范
一、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二、 汉字的标准化
三、 推行规范汉字
四、 汉字的信息处理
练习与思考
第五节 输入汉字与书写汉字的同和异
一、 输入汉字的几种主要方法
二、 输入汉字与书写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练习与思考
第六节 汉语电子文案的规范与美化
一、 汉字与编辑排版
二、 汉语电子文案的规范与美化
三、 纠正电脑编辑排版中的常见失误
练习与思考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 语音的性质
二、 语音单位
三、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汉语音节的构成要素
一、 声母和辅音
二、 韵母和元音
三、 声调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 汉语音节的拼写
一、 音节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 声韵配合规律
三、 音节的拼写
练习与思考
第四节 语音要素的应用与变异
一、 音变
二、 音位及其变体
练习与思考
第五节 说话与阅读
一、 重音
二、 停顿
三、 句调
四、 朗读与朗诵的关系
练习与思考
第六节 语音规范化
一、 标准音的确立
二、 方音辨正
三、 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问题
练习与思考
第三章 语汇
第一节 语汇概说
一、 语汇的性质
二、 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语 素
一、 什么是语素
二、 语素的分类
三、 语素和汉字、音节的关系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 词
一、 什么是词
二、 词与短语的区分
三、 从语汇学角度看词的类型
四、 词语的缩略形式
五、 词的理据
练习与思考
第四节 熟语
一、 熟语的特征
二、 几种常见的熟语
练习与思考
第五节 词义
一、 词义的性质
二、 词义的构成
三、 单义词和多义词
四、 语境与词义
练习与思考
第六节 词语的关系
一、 语义场
二、 同义词和反义词
三、 同音词和同形词
练习与思考
第七节 语汇的发展与规范化
一、 语汇的发展
二、 语汇的规范化
练习与思考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 语法和语法学
二、 汉语语法的特点
三、 语法单位
四、 语法分析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词类
一、 词类与词性
二、 词类划分的标准及具体词类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 短语
一、 短语的结构类型
二、 短语的功能类别
三、 短语的层次分析
四、 多义短语
练习与思考
第四节 句子的特征和类型
一、 句子的特征
二、 句型
三、 句类
四、 句式
练习与思考
第五节 句子成分与单句分析
一、 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二、 句子成分
三、 单句分析举例
四、 句子的语义分析
练习与思考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句式
一、 双宾句
二、 把字句
三、 被字句
四、 存现句
练习与思考
第七节 单句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 搭配不当
二、 语序不妥
三、 成分残缺或多余
四、 句式杂糅
五、 歧义及歧义的消除
练习与思考
第八节 复句及其类型
一、 复句的含义
二、 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
三、 复句与关联词语
四、 复句的关系类别
五、 复句的层次类别及其分析
六、 紧缩复句
七、 复句运用中常见的语病
练习与思考
第九节 句群和句群的分析
一、 什么是句群
二、 句群同复句、段落的关系
三、 句群的类型
四、 多重句群层次关系的分析
五、 句群运用中常见的语病
练习与思考
第十节 标点符号及其运用
一、 标点符号的定义、种类和书写位置
二、 标点符号的功能
三、 标点符号的相互关系
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 “修辞”的含义
二、 与修辞相关的几个问题
练习与思考
第二节 修辞的原则
一、 “与题旨情境保持和谐统一”是修辞的基本原则
二、 “修辞立其诚”是修辞的重要原则
练习与思考
第三节 修辞的途径
一、 从语音要素入手
二、 从语汇要素入手
三、 从句子要素入手
练习与思考
第四节 修辞的方法
一、 选择修辞法
二、 调整修辞法
三、 增删修辞法
四、 创新修辞法
练习与思考
第五节 辞格的运用
一、 辞格概说
二、 常用辞格
三、 辞格的综合运用
练习与思考
第六节 语体和语言风格
一、 语体
二、 语言风格
练习与思考
参考书目
第一版后记

前言 preface

第三版前言
《现代汉语实用教程》是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一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十多所院校历经十多年的使用,证明该教材是一本非常成熟的教材,其实用性、可读性、时代性、系统性都很强,而且习题丰富,题型多样,突出重点,不避难点,理论层次适中,内容详略得当,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能满足职业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的教学之用,也适合探讨性自学之用。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也根据国家职能部门所发布的新的规范要求,结合大家对前两版教材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对该教材做了再次的修改和调整。其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1) 弥补了遗漏之处,纠正了错误和不当之处。
(2) 根据新的文件要求,改写了“现行汉字的规范”和“语音规范化”的部分内容;与此同时,也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本教材标点符号的使用。
(3) 本教材提供立体化配套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例如,《声母辨正辅助字表》《韵母辨正辅助字表》和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编制的《“规范字 — 异体字”音序查检表》以及各章节的习题解答等相关内容均以二维码形式融入教材。
(4) 改动、更换或增添了若干示例及习题,使其更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能反映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5) 使“语法”一章更加贴近中学教学语法体系。
(6) 增添了富有探究性和研讨性的思考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教材编委会成员积极参与了本次修订工作;本校的领导和同事,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周丹编辑、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都对本教材的修订工作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虽已再次修订,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同时作为教材,也应当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力争做到与时俱进,更臻完善。诚挚欢迎广大同人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

主编
2023年3月29日

本书特色 features

集实用性、可读性、时代性、系统性于一体的融入了立体化配套资源的成熟教材。

作者简介 author

王汉生 ---------------------------- 王汉生,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原系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曾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在教育部、省教育厅获奖;除主编该教材外,还参编教材《现代汉语修辞专题》,出版专著《必须重新审视并加快完善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和《现代汉语新解读》,其中《现代汉语新解读》已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了第二版。

内容简介 Content

《现代汉语实用教程》(第三版)是在《现代汉语实用教程》(第二版)基础上进行的再版,按照绪论、汉字、语音、语汇、语法、修辞的顺序编写,既考虑到了知识的系统性,也考虑到了学习的渐进性。语音、语汇、语法本是语言的三要素,安排在一起阐述,更显得科学而严谨。本书为了培养学生规范应用汉字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相关职业能力,将“汉字”放在本书的第一章阐述,且尽量将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每章均配有完整理论知识和富有探究性、研讨性的习题,使学生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典型习题的联系,更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同时配套数字化资源,包括最新的声母、韵母辨正辅助字表、“规范字—异体字”音序查检表、习题解答等。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京ICP备090725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978号